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昨日發佈《當代中國調查報告叢書:中國社會和諧穩定跟蹤調查研究》。此次調查入戶訪問了全國31個省區市7388位18至69周歲及以上的城鄉居民。在調查中,問及“今後5至10年最希望實現的個人願望”時,18.8%的人表示是“改善住房”,僅次於“收入增加”和“家人平安健康”。(12月26日《北京晨報》)
  此次調查中收入、家庭、住房分別位列願望前三甲,其中的每一項都關乎個人的生存發展和精神需求。乍看之下,仿佛社會人群很物質,其實不然。收入可以保障自身和家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質需求,住房作為安居之所,在當下物價飛漲、房價“恨天高”的時代背景下都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現在這樣的狀況呢?
  其一,作為發展中國家經歷了物質貧乏、產能落後、國際地位由低到高的時代,這就造成了很多人對物質的強烈渴望。這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行成的社會共識。其二,經濟的高速發展僅僅帶動了整體經濟實力的增加,GDP的增長並不能趕超瘋漲的CPI,多數人的生活並沒有比先前寬裕很多,反而顯得很拮据。其三,工資作為個人收入的大部分來源,對於現下的需求增加極其敏感,所以民眾對工資的期許顯得格外重大。
  在探討完這些原因之後,筆者不得不提的是經濟飛速發展和民眾對民生期許的失望之間的矛盾,就好比令世界驚嘆的中國式GDP增長永遠無法企及一路高歌的CPI。不管是漲工資還是對改善住房的渴望,都在闡述這一個事實——民生焦慮。民眾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善生活,這是個人的追求和上進。但如果發展成為全民的共識,那就必然意味著對社會缺乏安全感以及民生焦慮。
  當所有人都在為自己的工資和住房夢想奔波時,當所有人都在為共同的中國夢奮鬥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中國夢的實現必須首先解決民生問題,只有人民富起來了才能帶來整個國家的穩步向前。漲工資的中國夢需要我們多加考量,全民努力之外,更需要政府來助力消除這種民生焦慮。飛漲的房價壓垮了很多人的夢想,高調的CPI擊退了多少人的從容,在物質得不到滿足的現下,又有幾人敢於追求自己的夢想呢?不要讓物質壓垮了民生,更不要讓民生焦慮擠占了民眾的理想。
  文/吳倩  (原標題:“最盼漲工資”背後的民生焦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p16epbbp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